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吉他 >> 吉他前景 >> 正文 >> 正文

大凉山村小也有了音乐教室成都民谣音乐人用

来源:吉他 时间:2023/2/11

五月底,学校的操场湿漉漉的,有人搬手鼓、有人给吉他调音、有人从车上抱了一件生活用品放到地上,杨广给团队的成员交涉:“让每一个孩子都摸一下鼓,尽量让他们学会一个简单的节奏。”这是他第三次前往四川大凉山偏远的乡村小学,给孩子们上音乐课。从年开始,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自己创立的成都“民谣大师兄”团队带进了大山,利用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捐赠的设备以及现场教学,让节奏明快的手鼓,在大凉山孩子们中间跳动了起来。今年8月,杨广将对当地的支教老师进行手鼓培训,支教联盟将在部分学校开设以手鼓为主的音乐课程,杨广说,“公益的形式有很多种,我们是做音乐的,就给孩子们带去我们能做的。”

手鼓支教

上谷里响起鼓声大凉山孩子有了“音乐教室”

清早,麻雀刚叫起来,扎甘洛村小的孩子们陆续到了学校。杨广坐在操场的一根板凳上,将鼓身微微向前倾斜,双腿夹住鼓,挺直了腰。这位平日在成都宽窄巷子和各类舞台演出的民谣音乐人,表情有些严肃。

离上午第一节课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瞬间围了上来,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音符,但一边笑,一边跟着手鼓的节奏点头、跺脚,杨广说:“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教室太小了,老师让孩子们把板凳搬了出来,把杨广围了一圈,“民谣大师兄”的成员将携带的手鼓抱到了孩子面前,于是,“咚咚哒哒”乱成一团,杨广稍微用了一点力,带出了一个标准的节奏,在支教老师印象中,这是山谷里第一次响起这种非洲手鼓的声音。

鼓手老驴坐在了8岁的多吉(化名)面前,将速度放慢下来,在有限的时间内,他试图让孩子掌握一个简单的节奏,对于这样的新兴事物,多吉两只慌乱的小手不停地在鼓面上击打。

而对老驴来说,就像自己是打NBA的,但还要教孩子们跨三大步。他并不着急,用嘴模仿着手鼓的声音,一个简单的“咚哒哒咚哒”,多吉10分钟就学会了,他大方地给其他的同学做着示范。

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到了,而杨广和同伴将继续赶路,前往另一所学校。他把7个手鼓留给了这所有着30多名孩子的学校,走之前,杨广将录好的教学视频放进了一台VCD里,通过电视画面,给扎甘洛村小的支教老师讲解如何播放,让孩子们跟着练习,而这些设备,都是“民谣大师兄团队”从成都带过去的。

这是一年以来,杨广带着他的“民谣大师兄音乐教室”,第三次来到了大凉山,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走过了当地14所小学。

一次经历

每一个孩子都能从音乐中找到快乐

“在那些偏远学校,孩子或许感受不到音乐。”这是第一次到大凉山的杨广最直观的感受。

一间村小的教室外面,立了一根木杆,上面的喇叭在风中摇摇欲坠,学校老师说,一个教师要承担所有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几门课,几乎没有音乐教学,“平时可以在手机里放点歌,就通过这个喇叭传出来给孩子们听。”

更多的时候,只有当地民房墙面上人们载歌载舞的涂鸦,能让人感受到山谷里好像有音乐的存在。

年六一前夕,杨广跟随一个公益组织前往大凉山,早晨7点从成都出发,尽管提前对整个路线和路况做了规划,但大雾和塌方是预料不到的。“在四面都是大山的深处,拐错一个弯,就意味着得绕道,导航没有信号,只能一边走一边问,几公里的路开车却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第一次去大凉山,他随公益组织走访了三所小学,他第一次感受到,面对大山,仰望蓝天,行走于黄土之上,就是孩子们的日常。

同行的一位公益组织成员回忆,当杨广坐在操场打起手鼓,孩子都围了上来,“他们对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充满了兴趣。”

杨广跟成都的同伴发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