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这几天,在朋友圈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章、视频,有非常多的“努力干活儿,还不粘人的小妖精”们,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我们的朋友圈里面大显身手。但,那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怎样培养,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培养为别人家孩子的样子呢?
01我们先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吧?
“中华小诗库”——4岁萌娃王恒屹前几天,看到了一段很古老的视频,那是“欢乐中国人第二季”的其中一期节目,中国故事讲述人康震先生,在那期节目中给大家介绍了一个4岁的小朋友,他背起古诗来,抑扬顿挫,摇头晃脑,精神炯炯,他的表情之丰富,他的感觉之坚定,他的肢体语言之到位,虽有几分稚气,但又不失喜感和令人兴奋的感动。那个孩子叫王恒屹,那一期中,孩子的种种表现,令现场的评委及观众们惊喜不已:除了会背诵古诗,还能理解诗中的含义。一个4岁的孩子,撒贝宁考他背《将进酒》,一口气背下来。“对影成三人”,他能知道三人指的是李白、月亮还有李白的影子。
根据节目中奶奶的介绍,他喜欢古诗,背诵古诗,是在他1岁左右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并不怎么会说话,家长(主要是奶奶、爷爷)就开始给他念古诗,培养他的语感等等。孩子也提到,说奶奶告诉他,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他不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文化输出典范”——6岁萌童周昭妍最近,南京6岁女娃Miumiu的视频在外网火了,海外媒体甚至说“在这个每天都有坏消息的年代,这个6岁的孩子偷走了我的心”,有的视频播放量达到万,点赞量近30万,一度火过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的当红博主李子柒,被网友认为是“文化输出典范”。这个6岁的孩子到底有多厉害呢?她一个人,吉他、贝斯、鼓、键盘,全包了!一人组成乐队演奏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朴树的《那些花儿》弹唱。一时间,很多大腕儿主动为她伴奏,引起一波“Miumiu挑战”。
她,何以这么厉害?根据她父母的说法,在她2岁半时,她父母带她出去玩,车上放着梁静茹的歌,孩子听着旋律,就能跟着唱起来。此时,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家长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4岁接触吉他,后来是民谣吉他、电吉他、尤克里里、钢琴、贝斯、架子鼓等等。到6岁时,她自己就可以组乐队了。在疫情期间,没有开学,她每天练琴的时间能达到6-8小时,开学后每天仍然能练习2小时以上。
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武亦姝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的冠军武亦姝,那时她16岁。年以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武亦姝把陆游、苏轼、李白作为自己三大偶像。在武亦姝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方法得当,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武亦姝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的父亲是一名法律界的知名人士,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回到家中,仍然会留出时间陪武亦姝看书,并且回家后手机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就是为了营造和女儿良好的共处时间,自律,并用实际行动影响女儿的成长。
02拼爹拼妈拼奶奶,到底拼的是什么?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说到的拼爹拼妈甚至是拼奶奶,拼的不是像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官二代、富二代那种非常负面的“拼”。更为重要的,是拼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家庭教育的理念。
首先,培养孩子,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要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点,并进行持之以恒的陪伴、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王恒屹、Miumiu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在中国故事的现场,王恒屹的奶奶跟海清的一段对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孩子奶奶的朋友甚至已经觉得老两口已经教不了孩子了,所以提出把孩子送到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训。这个时候,奶奶的观点和海清的一致,那就是不能送学校,不能把这种对古诗的爱好和乐趣变成任务。Miumiu也是这样,正是因为喜欢,所以才不断的进阶自己。
这其实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这个兴趣点的。并且,绝对不是心血来潮,一下子想起来就去学习,而是持之以恒的培养。
其次,培养孩子,不一定非得提供多少物质上的奖励或者给予,而更多是让他们在精神上足够的富足。诚然,我们还是有太多太多的家庭,收入是不够的,不足以支撑孩子上很多的培训班,很贵的兴趣班。但是,在父母和其他家长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可以弱化物质的给予,而更多的是陪伴孩子。比如武亦姝的父亲,即便是工作很忙,但是仍然留出专门陪孩子读书的时间,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培养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成果,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现在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在强调孩子出生后的教育,实际上,胎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从怀上孩子开始,母亲、父亲及其他家长,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然后他出生后到3岁以前,3岁-6岁,6岁-12岁,12岁-18岁,18岁以后,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不是说你前面没有教育好,等到10几岁出了问题了,然后非打即骂,这个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条件的爱,就是和善而坚定,就是坚持原则。做到这样三点,才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别人家孩子的样子。
对孩子的教育,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他应该成为的样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说一说你想说的话,聊一聊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