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吉他 >> 吉他发展 >> 正文 >> 正文

这画展分明就是山海经

来源:吉他 时间:2022/9/28

一年前,我曾站在香港湿热的海风里眺望维港的灯火。行走的人群、不远处的吉他声与海面上的倒影一起都落入了城市的斑斓中,亦静亦动。

一年后,在知美术馆正在进行的陈福善的回顾展上,香港街头独有的“斑斓”再次闯入了我的视界,亦幻亦真,正如这次展览的的主题“幻”。

跟随着策展人于海宁的步伐,一条蓝紫色的霓虹灯道将我们引入了香港艺术家陈福善的世界。

陈福善(~),江湖人称福伯,有着香港“水彩王”的美誉,而在大陆,却是个鲜有人知的“冷门”艺术家。

▲艺术家陈福善

妈耶,看着这张照片怎么有种心动的感觉,颜值过人有木有!!!

上个世纪初,福伯出生于南美的巴拿马,五岁跟随父母定居香港,在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以创作上的多产性与技法上的多变性为艺坛留下了一笔灿烂的遗产。

他好玩有趣,极善交际,定居香港以后虽鲜出远门,却通过杂志、画册、电视等了解、学习着西方艺术界的前沿动态。

福伯的画作中似乎难见学理的严谨性,因为,他仅仅接受过英国伦敦PressArtSchool的函授美术课程而并非艺术科班出身。但是,这种脱离教条的经验恰恰为福伯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福伯是求新的。他的一生,以多变的风格而独树一帜。水彩、丙烯、油画,乃至中国传统山水画材料等他都曾涉猎。

▲陈福善《龙影》

以西方绘画技巧在中国传统绘画材料宣纸上绘制出中国传统icon龙

陈福善《无题》;陈福善《湾仔街景》

在这组70年代创作的拼贴系列中,福伯进行着一场游戏,他构建平面画廊,将自己早年的作品与戏仿毕加索的作品进行并置,与大师共舞;又或以真实的蝴蝶标本贴入画面,暗喻“庄生梦蝶”之境。

在表现技巧上更是别具一格,他曾受到法国艺术家JacquesHalpern的影响,以“monotype”(单板拓印)的方式来创作抽象画。

他将锌板涂抹上颜料,再转印到纸上,之后根据印出的图形进行创作。单板拓印的方式为福伯充满想象力的绘画又注入了几分偶然性,从而演化出极具个人色彩的奇幻图像。

早年的福伯深受印象派的影响,醉心于描绘香港旖旎的风光,而在五十五岁之后,开始走向奇幻抽象的超现实主义创作。

展厅陈列的五十六件作品,被划分为八个部分,它们相互之间犹如不同的拼图,打破了时间的边界,以迥异的风格拼贴出了福伯缔造的奇幻世界。

复合式的展厅中,一条浮在空中的鱼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孤独地被悬挂在楼层的过道之间,却无时不刻占据着观展人群的视觉重心。

有关中国古代的奇幻传说里,鱼是从来都是一种极具幻想的存在,而福伯的绘画中鱼显然也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化图像。

坊间向来便有福伯爱鱼的传言,他喜欢在水族店里观看怪鱼,他湾仔画室的不远处,便有一家新亚怪鱼酒家,专门出售怪鱼,并以大鱼缸陈列。

▲陈福善《无题》(五鱼游)

仔细观看,这条浮在空中的鱼的鳞片之上,似乎还有些端倪,走进一看,妈耶!!!竟是一张张的人脸!!!

这波操作,可以说很福伯了。

这些拥挤在鱼肚上的人脸与楼下展厅中的人物城市系列遥相呼应。画面中,扭曲的人物面部表情和扁平化的空间关系,像是运用一个长焦镜头在拍摄局促的画面。他们是香港狭小地域空间的产物,也是市井生活的浮世绘。

▲陈福善《无题》(众生)

鱼作为一条线索,贯穿着整个展览空间,而作为奇幻的意象,它又仅仅只是福伯创造的“怪兽世界”中的个案。

当走进福伯的山水画系列时,你会发现,似乎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奇怪的猫头鹰,长人脸的怪鱼,展翅飞翔的鹿,有眼睛的植物······分明就是误入了《山海经》的幻境。

▲陈福善《无题》(海底花园奇景)

福伯喜欢以斑斓、鲜明的色彩描绘他的奇幻世界,而他也正是在这些颇具个性的“小怪兽”之间探讨着人与城、鱼与水的关系。

“幻”,既是对陈福善一生绘画探索的主观印象和精准概括,也是本次展览予以观众的非同寻常的感官和智性探索的绝妙体验。

位于成都新津老君山脚下的知美术馆,外形内敛、极具禅意。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在进行设计之时,充分运用流水、瓦片等元素,使建筑与自然有机相融,空灵寂静,动静相宜,尽显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

美术馆外观悬挂的瓦片形成了富有变化的水波纹样,从某种角度观看,又像极了鱼鳞,与福伯绘画中的鱼相呼应。

自建成以来,知美术馆便探索人自身的灵感与高科技的融合,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进行前沿的可能性探知,以求建立对艺术史的完整度和开放性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收藏及策展系统。

此次展出,是大陆举办的首次陈福善大型回顾展,为了让观众的空间体验更加切合幻的主题,策展方对知美术馆的空间进行了奇妙的“改造”。

除了底层空间的霓虹灯道,他们还为知美术馆通透的墙体贴上了一层颇具幻彩的镭射纸,当阳光与之相遇时,便出现了绚烂的“幻像”。

位于底层空间的“色彩瀑布”也是为了此次展出专门定制的艺术装置。它提取福伯作品中的颜色进行运算和处理,让属于福伯的色彩在这次艺术之旅中流淌。

▲知美术馆·色彩瀑布

此外,行走在艺术空间之中,总是不乏一些颇具福伯味道的惊喜。茶室中摆放着电视机和杂志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福伯的日常。

而一个个的装有福伯语录的鱼缸则为此次展出增添了寻宝的意味。为了让一只悬挂在走廊尽头的鱼缸更加通透,策展人亲手进行了编织。

▲福伯有言:过于传统提防江郎才尽;自由自在大可妙想天开

踱步在绘画与建筑共同的空间幻像中,我们似乎又有了知觉的领悟,正如知美术馆“知”的概念:从已知朝向未知,从眼前朝向无限。

去吧,到老君山脚下,找到那场叫做“幻”的陈福善回顾展。

在众生像中去观摩人与城、在山水画中去寻找鱼和水,在一系列的实验与拼贴中去窥探艺术家的思与想。

—THEEND—

编辑:牙尖儿设计:陈霜奕

摄影:牙尖儿、May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