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吉他 >> 吉他资源 >> 正文 >> 正文

水木年华转型清华男团卢庚戌在新歌感

来源:吉他 时间:2025/1/13
撰文/王击凡每逢有乐坛颁奖礼,总会有乐迷跑来问我:“最佳组合”(group)跟“最佳乐团/乐队”(band)这两个奖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同样是一群人站在台上表演,为什么有的是组合,有的则是乐团?这个定义的界定,不太容易说得清楚,很多时候取决于团队成员是否自行创作歌曲、是否在现场表演时自己弹奏乐器(不依赖伴奏带)。但当中也有一些特例,像水木年华、羽泉这样的创作团体,即使会在现场弹吉他,但也会被归类到组合的类别。所以,当观众在《乐队的夏天》第一次看到水木年华亮相时,心中也是带着疑问的:水木年华不是组合吗,怎么变成乐队了?其实,之所以选择参加《乐队的夏天》、由组合变身为乐队,也是卢庚戌、缪杰想要回到水木年华当初成立之时的初衷:拿起乐器,让水木年华这个团体的音乐性变得更丰富。这在水木年华的演艺历史上,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像水木年华这样的华语乐坛老牌殿堂级组合,只有敢于大胆转换跑道,放下昔日的荣耀与重担,才有机会重新开始,走出一条新的康庄大道来。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乐队化之后的水木年华,在音乐上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水木年华去年推出的《我在》、《九月》等新歌,就展现出了他们对乐队未来路向的不同想法。华语乐坛的二人乐队并不算太多,在乐队化的探索道路上,水木年华也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加入新的成员,让乐队的音乐元素可以变得更丰富?最近,经过多番遴选,水木年华终于增添了一位全新的成员,他就是卢庚戌、缪杰的清华师弟:陈秋桦。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这位新血,也使得水木年华成为了一支名副其实的跨世代“清华男团”。早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陈秋桦的个人词曲创作《兔子先生》,就曾在B站拥有了数百万的超高点击率,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生代唱作才子。《兔子先生》这首热门作品,甚至还曾经被小天王周深翻唱过,足见其深入人心。兴趣广泛的陈秋桦,除了喜欢绘画、声学、数字音频处理、玩具收藏、遥控模型之外,还是一名科技发烧友。大学毕业后,在华为工业设计部担任产品设计师的工作经历,也为陈秋桦在创作思路的成长上,提供了不一样的崭新视角。我们喜欢水木年华,某程度上喜欢的就是他们身上最别树一格的“理工男Style”。当理科生在学术上养成的严谨、细致的思维模式,被应用到他们的音乐创作上,正好就跟华语乐坛里大部分念文科出身的创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区别。作为同是毕业于清华的高材生,陈秋桦也直接“传承”了水木年华的这一重要特质。虽然跟卢庚戌、缪杰两位资深成员在年龄上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在沟通上,却没有任何的代沟与障碍。因为他们三个身上流着的,都是“清华人”的血。清华大学的音乐传统,也因为水木年华这一块金漆招牌的存在,已经变成了一个闪闪发亮的传奇。众所周知,水木年华这个团体的名字,也是取自清华园的标志景点“水木清华”。很多人提到内地的人文歌谣,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清华的校园歌手。无论是把水木年华当作是毕生事业的卢庚戌、缪杰,还是对水木年华各有贡献的前成员李健、姚勇,又抑或是最新加入团队的90后陈秋桦,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从发行首张专辑《一生有你》时的初代成员卢庚戌+李健,到李健离队单飞、缪杰与姚勇加入后成为三人团体,再到姚勇退队、卢庚戌+缪杰继续坚守至今……多年来,水木年华的人员构成,始终都保持着如“水”一般、不断流动的鲜活状态。自从决定让水木年华转型为一支乐队之后,卢庚戌、缪杰就很希望,能让水木年华与生俱来的这种“清华精神”,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陈秋桦的故事与经历,很能代表新一代热爱音乐的清华人,所以他的加入,也是恰逢其会、水到渠成。其实,有不少举世知名的乐队、组合,随着成员各有发展,都经历过不同程度上的人员更换、世代更迭。在未来,水木年华有没有可能加入更多新生代的清华人,把这种属于清华的音乐精神,一直不断延续下去?这也是让乐迷相当期待的事。回顾过往的辉煌历史,水木年华曾连续三年参与央视春晚,还曾在内地最具指标性意义的工人体育馆举办演唱会(这场演唱会的配置极高,乐手都是李延亮、刘卓这样的顶配)。此外,首次以“巡回”之名举办全国性演出的内地歌手,也是水木年华。我非常欣赏水木年华的一点,就是他们从来都不会像某些不思进取的老牌艺人一样,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最后坐吃山空。就像团名里的“水”字,水木年华就是一团“活水”,顺应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往新的方向流动前进。水木年华在变成三人乐团编制后的首支新歌《感谢生活》,就是这样一首品质极高的划时代巨作,它直接宣告了水木年华4.0时代的诞生。从词曲、配器、制作到录音,《感谢生活》这首歌的每个细节,无一不体现了水木年华这份独具的“匠心”。《感谢生活》电吉他、贝斯、鼓、键盘的全方位乐队配置,让水木年华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乐队,也让水木年华的乐队化落到了实处。而卢庚戌极具灵魂穿透力的木吉他弹奏,则像是整首歌的“定海神针”一样,指引着乐队接下来的航行方向。在新歌《感谢生活》里,陈秋桦除了参与编曲、和声的创作,还是电吉他的演奏担当。新成员的加入,让水木年华又一次实现了重大的突破。除了彻底改变了乐团的演奏形式之外,三人成团的“清华男团”,也让我们看到了水木年华再度崛起的希望。在4月25日的清华大学校庆日活动上,水木年华全新的三人乐团模式,也首次公开亮相。新歌《感谢生活》的首度乐团Live表演,也真的让我有一种“我看到了茫茫人海里,我一直要找寻的你”的熟悉感动,油然而生。在卢庚戌、诺布朗杰为《感谢生活》写的这一份感人歌词里,我似乎也能解读出,水木年华成军20年来的点滴滋味:“感谢生活,它给了我太多太多……我穿过了泥泞坎坷,只为回到你的身边!我承受了痛与绝望,让我勇敢坚强地活着!”其实,《感谢生活》这份打动人心的歌词,也融入了卢庚戌自己的个人经历在里头。当年为了追求内心的音乐梦想,风华正茂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卢庚戌,竟然敢于亲手砸掉人人称羡的建筑师“铁饭碗”,走上前途未卜的流浪歌手之旅。历经高低起跌,人员多番更迭,卢庚戌仍然坚守着当初在组建水木年华时,那一份朴素如初的“初心”。即使世事未必尽如人意,我们依旧可以继续用力热爱生活,这就是卢庚戌在《感谢生活》这首歌里,最想要表达的内心所想。年近五十的卢庚戌,在很多人眼中,大概已经活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卢庚戌的个性,注定了他是那一种“知天命”、而从不“认命”的拼命三郎性格。卢庚戌把自己在50岁这个人生关口的点滴感悟,都放进了《感谢生活》的创作当中。跟卢庚戌同一辈的50岁同龄人,大都开始过上了弄孙为乐的半退休生活,只有卢庚戌还在坚守着他对音乐不变的热爱,继续“不折腾不成活”:加入年轻一辈的清华新成员,努力把水木年华转型为乐团……感谢生活,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正如《感谢生活》中,感动了无数听众的那句“我踏过了湖泊高山,只为寻找遥远的梦想”,终其半生,卢庚戌一直都在锲而不舍地寻找这个名为“音乐”的“遥远的梦想”。而水木年华这二十多年来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在见证着卢庚戌的追梦故事。人生注定会有很多不同的章节与段落,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起起落落,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养分。《感谢生活》简洁有力的歌词,就是“大道至简”的最佳呈现。可以说,《感谢生活》这首歌,必将成为卢庚戌在当下这个人生阶段的“封神之作”。感谢水木年华,让我们的生命里,始终有歌。即使“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是水木年华的音乐让我们相信,“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感谢生活》里的“只为回到你身边”,就是水木年华在20年后,对《一生有你》的一封回信。从《一生有你》到《感谢生活》,水木年华足足陪伴我们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无论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与磨难,这个情怀满满的音乐团体,为了兑现“一生有你”的承诺,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你身边”:以音乐的名义,再一次回到我们的身边。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