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从来不是一座古城
中山路用青岛话叫街里,去中山路叫上街里。
随着东部开发,中山路和那座亚洲最大的教堂陷入沉寂。
教堂当然是随着传教士的到来而修建的,我们并没有邀请。
合肥路的这座大教堂里面有一座亚洲最大的管风琴,被砸毁了之后,
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复了一部分,去参观的时候,听了一段唱诗班的演奏,
轰轰作响,虚无缥缈。
管风琴只有和唱诗班在一起,才是绝配。
友人的母亲是一个教徒,有一次去看望的时候拿出弥撒曲的谱子,
我还用吉他唱了一段,其甚是开心。
千篇一律的旋律,重要的不是曲子是歌词。
前一阵李健说正在研究歌词重要还是曲子重要。
我回复道:当然是歌词重要。因为曲子可以写好几版,歌词只有这一个。
其实宋词都是有曲牌的,时光荏苒,留下的只有文字。
仅是唱曲的叫清倌人,区别其他的青楼花魁。当然花魁一定是会唱曲的。
以前的文人流连于青楼,写了不少宋词。衣带渐宽终不悔,就是柳三变写的。
号称三大境界里面之二的意境。
青岛解放前自然是有青楼的,在小港那一带,靠近码头,万事讲究个地利。
之前都是七十二家房客,现在好似搬迁了,楼还在。
湛山寺在年5月20日迎来一个中国的一位戒律高僧:弘一法师。
时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大师不畏倭寇,并不逃离。
大师俗家姓名:李叔同就是写下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李叔同。
那首送别原是一个美国歌曲的旋律,李叔同填词的。
搞专业的都知道填词是很难的。
弘一法师38岁在杭州剃度。
青岛大剧院位于崂山啤酒城之侧,曾听过一场湛山寺妙境禅师的古琴音乐会,
一几、一树、一人、一琴。一曲秋塞吟曲折流觞,禅意悠远。
斫琴师需要忍受大漆的熏陶才可入门,精雕细琢方可制琴。
有人说古琴不需要音准,那是不对的,古琴不需要遵循西方的音准,
但宫、商、角、徵、羽是非常准确的,如同曾侯乙编钟十二平均律一般的准确。
古琴的谱子也是以汉字的变体来记录琴曲的。
文字笔画之间的婉转顿挫,体现在古琴上的指法乐理。
这是中国古老智慧的浸染。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