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吉他 >> 吉他图片 >> 正文 >> 正文

经观讲堂第20期周世斌音乐需要懂,音

来源:吉他 时间:2022/9/15
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系经济观察报社年度培训项目,邀请来自经济、传媒、科学、文化、法律、商业等领域知名人士讲授常识与新知,分享经典和创新,是助力提升经观内容品质和传播影响的开放型课堂。

本文为讲堂笔记第20期,为周世斌教授在上的发言。周世斌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及音乐心理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高师音乐系列教材《音乐欣赏》等学术专著教材及《音乐: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儿童音乐欣赏绘本《奇妙音乐世界》等音乐普及读物。

(图源:受访者提供)

本讲座想从三个层次来谈谈对音乐欣赏之我见,那就是:音乐需要懂;音乐可以懂;如何懂音乐。

如何欣赏音乐,是古今中外关于音乐审美的孜孜不倦的话题。时代在变迁,话题一直没变。

近年来,国内有一个大众音乐欣赏的口号比较流行,就是“音乐何需懂”,这个口号的核心观点有两个:一是反对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解释音乐;二是反对用理性的方式来解释音乐。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聆听音乐时,没有必要听出思想、故事、场景,更没有必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只要你觉得优美、悦耳、舒服就行,“其实听什么音乐,都是只管听就行了,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音乐何需懂!”这个口号本着普及音乐的愿望,希望用最亲民的口吻,用最节省的力气,拆掉音乐审美的门槛,引领大众走进音乐审美之门。

作为专业的音乐教育者和多年致力于大众音乐审美的普及者,我个人对这一口号持保留观点。虽然其愿望和目的是良好的,但其中有些观点或失之偏颇或过于绝对化,所产生的实际作用也有可能与其出发点相违背,不仅达不到拆除音乐门槛、普及音乐、提高大众审美能力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产生将大众与音乐相隔离、使大众处于低音乐素质的副作用。

音乐欣赏,不拒绝理性

审美感受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感受。音乐审美,不等同于旋律优美好听。艺术美的内涵,远远大于感官上的美感刺激。

我想起年轻时的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是人们特别渴望知识、追求理想的年代,文学艺术空前解放,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诗歌韵律,校园草坪和学生宿舍里总是缭绕着吉他声。记得一位政治系的同学,在我给他们系举办音乐欣赏讲座之前,骄傲地告诉我,他已经买齐了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我很高兴,问他:你听了吗?他摇摇头:试着听了一点,听不懂。那天我的讲座内容恰恰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我当时没有对他说:不需要懂,好听就行。

大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讲座开始,播放这部作品时,我没有先介绍乐曲,只让大家听。刚开始,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约5分钟,我就看见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了,有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茫然。我停下音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作品吗?知道是谁的作品吗?大部分人都摇头。我就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欣赏提示。然后,拿出几根蜡烛分开点燃,放在讲台周围不同地方,关上教室的电灯,开始播放第四乐章。

从头到尾几十分钟,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我明显地感受到所有人进入了一种艺术感染的巨大磁场当中。事实上,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想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人类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作品总共有四个乐章,第四乐章的开始部分,在乐队深沉音响的烘托下,“欢乐颂”的器乐主题的动机开始出现,开始时单薄且不完整,经过反复酝酿,旋律逐渐完整成型,并发展成英雄般的浑雄气势。

对这么一部宏大的、演奏时长约六七十分钟的交响乐作品,仅仅用好听与否、悦耳与否作为标准,是不是有点太轻率了呢?这部完成于年的作品,因为作品的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后人也称之为“合唱交响曲”。

经过第四乐章前半部分的充分铺垫,千呼万唤之下,由独唱、重唱、合唱构成的人声终于呼啸而出,气势磅礴地呈现出这部作品的核心意义:在欢乐女神的力量感召下,人类消除一切分歧,四海之内成兄弟。

如果只听抽象的器乐音响,可能有人会说,关于这部作品哲理性的表达提示,是对作曲家创作和听众欣赏的一种主观臆断,但是,当你听到“欢乐颂”的歌词时,你还会这样认为吗?如果不对贝多芬本人及其艺术风格、对其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有所了解,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定的个人文化和艺术修养积淀,很难体会到这种深沉的震撼力量。

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性的参与,仅凭好听与否来欣赏,一部分听众会在聆听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过程中,要么伴着音乐进入梦乡,要么走神儿思绪万里了。

古今中外,大千世界,音乐的类型和作品浩如烟海,规模庞大如几十分种甚至一个多小时的交响曲,小巧玲珑如几分钟的器乐小品,有的恢宏深沉,富有哲理,有的短小浅显,如沐春风。这么浩瀚的音乐作品海洋,绝不是仅仅用好听、悦耳、舒服等感官刺激所能概括得了的,简单地以好听与否作为音乐审美判断,一概拒绝理性的参与或诠释,这“音乐何需懂”口号的动机虽无需置疑,却难免有迎合大众,弱化、矮化音乐艺术价值和意义之嫌。

相信大家都有去博物馆参观的经历,对普通大众而言,无论是去咱们的故宫博物院,还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要么对展品有一些知识储备,要么借助展品前的介绍或讲解员的讲解,才能更好地欣赏展品,甚至要在某一幅画、某一个雕塑前长时间细细品味。如果这些都不具备,去了就只剩下好看不好看的感觉,走马观花、拍照表明到此一游,那大概率还会嫌时间过得太慢了。

音乐的表现特征和欣赏层次

为了分析和解释音乐的审美心理,一些音乐家对人们的音乐审美层次有一些大致划分,我这里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二:

1、感官的层次

这是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感知或者说音乐审美感知。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听音乐方式,主要表现为听音乐时或满足于悦耳、好听,或无需专门对音乐做思考,把音响打开,一边做着事情,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音乐或让音乐成为背景。此时,音乐能够立刻让所处的空间弥漫出一种氛围,单凭音乐的感官刺激,就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入一种不必动脑又舒适愉悦的状态。

这种欣赏层次,给人以放松或安慰,或能让人暂时逃避某种现实。此时听者甚至无需专注于音乐本身,或走神或进入一种梦幻,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在他的著作《如何听懂音乐》中说:“这种梦幻起于音乐,也关乎音乐,但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艾伦科普兰,-,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应该说,感官的层次,是人对音乐音响的一种强大感染力的身心“审美反射”,是音乐欣赏中非常重要的起始点和一个层面,但这种层次,不能概括音乐欣赏的全部,不能适用于所有音乐。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好听、悦耳、舒服与否,许多音乐还蕴含着更加丰富而深刻的表现层次和意义。

2、表现的层次

关于音乐的表现本质,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音乐家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这里仍然引用作曲家科普兰的一段话:“音乐有意义吗?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语言把这个意义说清楚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言辞来表达音乐的意义。”我们顺着作曲家的这段话来对音乐的表现特征做一点阐释。

1)音乐的“情感”特征

音乐的意义表现在抒发情感上。应该说,在各类艺术的实践活动中,情感的表现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写道:“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将音乐与文学和其他艺术相比,可以看到,文学创作和欣赏以语词为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通过含有一定意义的语词和概念的组合来进行思维,诉诸人的视觉来表达出思想感情;美术则以看得见的线条、色彩、形状等材料,通过视觉艺术特有的方式来描绘世界,表达思想感情。

音乐所使用的材料是音响。声音不具有可视性特征,没有确切的语义性,无法表达特定的概念、描绘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的细节,但是乐音(也包括一些噪音)经过作曲家的有机组织,能够形成各种音乐要素和“语言”,如旋律、节奏、和声、音乐织体、曲式、速度、力度等等,这些要素的组合在时间中进行和变化发展。这种音响动态能够与人的情感活动形成同构联系,如起伏的旋律与情感的起伏相对应,节奏的宽紧与情感活动节奏的张弛相对应,音乐进行的力度与感情活动的强度相对应,音乐运动的速度与感情活动的律动相对应等等。因此,当作曲家有感而发时,他就用音乐符号系统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与欣赏者分享这种艺术体验。

以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为例,如果没有标题,我们能够从这部作品中明显感受到乐曲由对比鲜明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抒情,第二个部分奔放。在这里,音乐并没有也无法向我们描绘情感是否依托什么具体的形象和情节。借助于标题,我们可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所具有的指向性——吉普赛民族。根据标题提示,我们能从自己的知识经验中提取出关于这个流浪民族的印象。

音乐中,这种情感的释放,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但作曲家希望这种忧郁和奔放并存的色彩,这种对比鲜明而强烈的情感意义,能够被听者体验和意会,并产生一种“共情”。这些都有助于在欣赏这部作品时,使情感体验与作曲家的情感表达产生某种相似性,或许还能从音乐中主观地感受到一种宿命的、放荡不羁的色彩。

当然,作曲家并不对听者的感受进行限定,相反,许多作曲家还很有顾忌,生怕标题或对乐曲的提示,会限制欣赏者的感受。实际上,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感受的确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不同作品或同一作品的感受、领悟和理解,都会打上个人的“烙印”,非要给音乐,尤其是器乐作品加上具体的文字和图像描绘是牵强附会的,作曲家给音乐的标题和对音乐的诠释是一种有限的提示。

恰恰就是音乐情感表达意义的这种不确定性、模糊性,能够将人的情感与意识涌动表达出来,并给予欣赏者无以言表的体验、领悟和想象空间。可以说,这种特有的、难以言传的不确定性,不仅不是音乐艺术的局限,而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这也应了那句话: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2)音乐的“描绘”特征

古今中外许多音乐作品都产生于音乐家对文学戏剧作品、历史事件或客观现实的内心感受,正如《乐记》中所记载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德国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难道不应该感谢莎士比亚启发了一位音乐家写出了他最优秀的乐曲吗?难道我们可以抹杀大自然的功绩,否认我们在乐曲中利用了美丽宏伟的自然景色吗?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壮丽的海洋景色、春回人间、大地苏醒的宜人春色,这一切,音乐难道没有向我们描述吗?”注意,作曲家本人的这种感叹应该是最可信的,类似的作曲家表述还有不少。这说明,作曲家有用音乐来表现和描绘客观存在的艺术创作欲望和冲动,并创作出大量的音乐作品。问题不在于音乐是否具有描绘特征,而在于音乐如何来描绘。

如前所述,音乐具有与文学、美术和其他视觉艺术不同的表现特征。

首先,音乐的听觉和时间特征,决定了不可能将客观现实具体而逼真地完全予以描绘和再现。因此,对于音乐的描绘性,不能做机械的理解。音乐的运动有其自身的动力模式。客观事物,无论是运动的,还是相对静止的,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结构和力的作用式样。音乐运动与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结构上的对应和同构联系。正是这种对应和同构联系,能够使人产生一种较为模糊的联觉和类比意向,这为音乐的描绘性提供了可能。由于音乐意向和类比的不确定性特征,作曲家往往给音乐冠以文学性的标题,帮助欣赏者来感受、领悟和理解音乐,这就是所谓的标题音乐。当然,对非标题音乐的欣赏另当别论。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描绘的意向和类比,并不是对表现对象的简单等同和取代,它允许、尊重和鼓励欣赏者充分发挥自由领会、联想和想象,还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层次有着密切的相关。标题音乐作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交响组曲《培尔金特》、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交响组曲《动物狂欢节》、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可科夫的交响组曲《一千零一夜》、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序曲》、美国作曲家菲尔德格罗非的交响组曲《大峡谷组曲》、中国作曲家陈刚、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谭盾的大提琴协奏曲《地图》等等。

标题音乐中,无论是作曲家给乐曲的标题,还是为了引导大众欣赏而做出的适当的文字提示,注意,是适当的提示,都不仅无碍于欣赏者欣赏音乐,还会对帮助欣赏者感受、领悟、理解音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你承认标题音乐是相对于非标题音乐存在的一种类别时,你就不能一概排除作曲家为了帮助听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而借助了文学性标题这一事实。当然,如前所述,这些标题所起到的是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的提示作用,真正的核心,肯定在于聆听。

除了上述常见论述的层次,还有所谓的纯音乐层次,这是以19世纪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为代表的音乐美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音乐作品的美是某种纯音乐的东西,与任何陌生的、音乐以外的思想领域都没有关系,对音乐音响本身的“纯粹关照”,才是审美地接受音乐。这种观点完全排除了音乐欣赏中的情感表现意义。由于时间有限,今天不展开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如前所述,关于音乐是感性的艺术,音乐的思维是感性思维,不能用理性思维去解释音乐的观点,我认为过于绝对化。

首先,从作曲的角度来说,谁能断言古典音乐大师们在创作的时候没有运用理性思维?如西方古典时期复调音乐的对位技法,现代序列音乐的创作手法“十二音技法”等等,都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音乐欣赏的听觉感知和情感体验,也并不排除理解和认识的理性思维的参与。事实上,音乐种类和作品如此浩瀚,这也就决定了人们音乐欣赏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既包括音响感知,还有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至于前面提及的纯音乐欣赏,否认情感和理性的参与,也仅是音乐美学中各抒己见的一个派别而已。

我们欣赏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如果欣赏者对贝多芬其人、对这部作品本身有一定的预备知识,加上自身的文艺素养,就能够在感受乐章前半部分的器乐主题和发展进行时,领悟到一种宏大而深沉的哲学意义,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人声独唱、领唱、重唱、合唱的歌词和表现的崇高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这是对作品的感知、体验、领悟和理解的综合体现。

既然我们不否认作曲家创作中的理性思维参与,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又何必强求其纯感性?我觉得可接受的观点应该是,具体作品,具体欣赏。

如何懂音乐

如何懂音乐?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高深的命题,是音乐美学专家们“辛勤耕耘”了几个世纪却仍然众说纷纭的学术土地,所以,很难用几段话概括得清楚。

首先我想说的是,任何一门艺术,无论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从兴趣到爱好,从知识到技能,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艺术,会与不会,懂与不懂,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伴随着人一生成长的过程,只要你乐于亲近和拥抱它,它就会成为你生活调色板中的一抹色彩,生命中的一缕阳光,精神世界的一份滋养。

关于懂音乐,下面仅提供一点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

懂音乐,首先要对音乐有所追求。我的几点建议是:

(一)花点时间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欣赏音乐需要花一点时间。比如,在有音乐厅和剧院的地方,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