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刚过不久,回想我们6岁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玩泥巴?翻花绳?
最近,6岁的南京女娃Miumiu(周昭妍)的乐器演奏视频在外网火了。
继李子柒、滇西小哥之后,MiuMiu成了新的“文化输出典范”。
Miumiu火到了什么程度呢?
她唱《FLyMetotheMoon》的视频在油管上累计播放量达到万,获得26万赞。
她弹的《I`mAlright》,原作曲者NeilZaza都涌入转发。
意大利音乐人BrunoZucchetti联合了一帮意大利老炮乐手,为Miumiu云伴奏。
前几天,国内声誉最高的摇滚乐队之一痛仰乐队也甘当绿叶,在六一发布和miumiu合作的《公路之歌》。
如果说吉他弹唱的Miumiu无愧为“后浪”,那么一人《加州旅馆》演奏歌唱的她,难怪会被B站弹幕称为“滔天巨浪”。
感受一下,一个娃就是一支乐队,6岁小女孩玩转古典吉他、民谣吉他、贝斯、架子鼓、沙锤等多种乐器,甚至还有和声...每一个细节都被拿捏得死死的。
那么,这个6岁小女孩凭什么能获得全网的喜爱?
从3岁半开始的小时
对于Miumiu的演奏视频下,意大利音乐人MartaDelGrandi评论道,Miumiu在6岁能展现出这种节奏感和音准,是非常有天赋的。
一位叫MarkDanteTrioiano的网友则表示:
作为一个6岁的小孩,Miumiu对复杂爵士和弦的整体理解比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好很多。
正如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Miumiu的走红,绝非偶然,而是来自她从3岁半开始每日勤练。
原来Miumiu的父母均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爸爸周经纬专攻吉他,开了个音乐工作室,妈妈则是做设计的。
在Miumiu3岁多时,周经纬无意中发现,女儿能把听到的音乐随口哼出来,而且基本不走调,他便有意识开始教女儿弹吉他。后来在外跟随其他老师,先后学习尤克里里、木吉他、电吉他等乐器。
试想一下,3岁多的孩子,可能站起来还没一把吉他高。刚开始,周经纬每天教半小时,为了调动女儿的兴趣。慢慢地,Miumiu坚持下来,一天练习3小时。
疫情期间,她更是埋头在吉他世界中,每天加练至6、7小时。
据了解,去年,Miumiu已经考过了民谣吉他十级。练吉他之余,她还考过钢琴四级,“分身”练贝斯、架子鼓等乐器,可谓是一个人撑起了一支乐队。
其实哪有什么天赋过人、一夜蹿红,从3岁多至今,Miumiu在喜爱的音乐上投入了超过个小时。
再看看这小姑娘的手,就更加能明白,什么叫做——所有令人羡慕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
从2岁接触乐器,到4岁统筹学习,再到如今的一人包揽整个乐队,Miumiu神奇地在爸妈规划的跑道里出类拔萃。
正是应了那句话,教育并不是临时起意的敲打,而是恒久而深厚的渲染。
兴趣只是垫脚石,找寻让孩子往上爬的力量更为重要。所有被旁人视作的“天赋异禀”,都逃不开父母从始至终的规划布局。
所有的天才,都有迹可循
陶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直戳众人内心。她说:“你要是有天赋的话,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努力。”
没有人可以靠天赋成功。
事实上,像MiuMiu这样成功的案例背后,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迹可循。之前曾上过热搜的一位湖南长沙的00后超级学霸——李乐遥,就有类似的故事。
她的事迹可能很多人都听过,高中还未毕业,就收到了来自六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每一所都是响当当的,且这些名校都有为其提供高额奖学金:
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奎尔夫大学。
除此之外,翻看李乐遥过往的履历,依然让人赞不绝口:
初中拿到CCTV希望之星英语冠军,后来参加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又拿了冠军;
高中满分的托福考到,5门AP(大学预修课程)全部满分,且是大陆最高分;
获得全国辩论赛亚军,还受邀前往日本参加NSDA(全美辩论联赛),是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亚军和亚洲前20强......
记者采访李乐遥的妈妈,一句话叫人醍醐灌顶:
“要清晰规划自己的人生,也不能错过青春期的美好。”
女儿兴趣广泛,他们便大力支持。
一有假期就带着李乐遥出去见世面,家里的不少积蓄都用在了旅游上。
李乐遥喜欢英语,李妈妈从小就带着女儿一起阅读英文故事,小学开始就培养英语语感。
李爸爸更酷,为了培训女儿的数学思维,自己先攻克奥数,然后再给女儿布置作业。
困难也不是没有,双职工家庭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是有限。
很多时候,李乐遥的奥数作业都是在爸爸工作的派出所里,亲属接见室玻璃旁的桌子上完成的。
你可能已经发现,每一个脱颖而出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运筹帷幄的父母。
之前武亦姝考入清华,众人将她封为“天才少女”时,她妈妈一句话戳破真相: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规划不是过度养育
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10年、被美国称为“国宝”的JulieLythcott-Haims,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出版了一本书籍,名为——《howtoraiseanadult》(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套教育哲学:
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知道何时牵手和放手的家长。
“将他们看作盆景一样,细心呵护,培养,修枝剪叶,希望他们将来能进入那些竞争激烈的大学。”
但规划不是过度养育,该放手时,也应该有高端父母的大气和淡然。
“为孩子引路是一回事,放手让他们自己走,是一件更困难的事。见过世面的家长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下一代更好的资源。但是人生长路漫漫,孩子们还得靠自己去开拓。”
蒙田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因为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与你们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