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可能地为孩子付出,哪怕燃烧自己。
有的父母选择给孩子自己积攒一生的财富:
从小给孩子锦衣玉食,在物质上给孩子自己所能提供的最好最贵,孩子成年了给他买房提供创业资金,即便自己即将离开,也会给孩子留一大笔财产--即便自己早已是不堪重负;
有的父母选择给孩子积攒知识,赢在起跑线上:
从小就给孩子上最高规格的幼儿园,到了小学中学,为孩子进入名校而奔波,期间夹杂着数不完的兴趣班、补习班,直到孩子考上好大学,还继续为孩子往后的工作铺路;
只是自然规律使然,我们终将早于孩子而去,无法陪伴孩子一辈子,物质也好、知识也好,少了父母的支持,孩子也就失去了一份约束,最终活成父母最不想要的模样。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最应该给孩子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淅爸的回答是:教养,是给孩子最具价值的财富。
姐弟俩在地铁上的行为乘客大赞:家教是最好的财富
看到一个视频,地铁上有一对年龄都不过10岁的姐弟相邻而坐,但在这个最活泼好动的年龄,姐弟俩却丝毫没有闹腾。
弟弟紧靠着姐姐,兴许是要去参加兴趣班,右手还搂着一把吉他。
一开始车厢里面人比较少,姐弟俩就把吉他放在了空位上,让自己坐得舒服一些。
地铁一站一站地过去了,车厢内的人多了起来,这时姐姐做了一个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事情:
姐姐把吉他从弟弟身边拿起,搂在自己怀里,把本来放吉他的座位空了出来。
弟弟见状也意识到了什么,下意识地往姐姐那边靠了靠,挤出了让其他乘客也能坐下的空位。
为何说是情理之中?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合理合规地使用公共资源,这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为何说意料之外?因为她们两只是孩子,即便不这样做,也不会有人去批评他们;
更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主动的、不需要任何人提醒的。那么习以为常、自然不做作,把留在血液里的那份教养,展现地淋漓尽致。
为何一个动作,却引来众多网友的点赞叫好?比之另外的一些孩子乃至成人,在地铁等公众场所肆意妄为,姐弟俩本来就俊俏靓丽的脸庞,在他们的行为之下,愈加让人觉得讨喜。
出于包容和理解,或许我们不会因为一个年龄尚幼的孩子,因为天性使然在公共场所里做出不礼貌、不守规则的行为而谴责他们。
但我们绝对会因为一个孩子,表现出能战胜自己天性的能力而惊讶。
就如对洪七公会打狗棍法,大家丝毫不会惊讶,因为他是老前辈,那是他本应有的能力;但对于年纪轻轻的黄蓉轻易就学会了打狗棍法,大家却会感到不可思议一般。
包容,是因为他们只是个孩子,惊喜,也因为他们只是个孩子。前者,以“他只是个孩子”做借口,后者,以“他只是个孩子”而自豪。
教养的表现是人品,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高学历
教养的表现方式,是人品,因为人品决定行为。
在风水堪舆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品,是最好的风水。风水淅爸不懂,不敢妄言。
但,“人品是父母能给孩子最高的学历”,这个认知淅爸是绝对赞同的。
人品,意思是人的品行道德,概括为“责任、利他”的行为;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人品的源头是教养一个孩子的品性道德乃至三观,最初从家庭教育中得以滋养成长。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学习高手,他们在家庭中,主动地观察着父母的言行举止,用模仿的方式去实践从而获得相应的体验感,发展出相对应的认知和行为习惯,进而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组合成品行道德。
父母体现出相互之间足够的尊重,那么孩子同样能潜移默化地学会尊重他人;父母之间相敬如宾,那么孩子一样会潜移默化的对他人投射以同样相处方式;父母在公共场所懂得克己自律,那么孩子也很大概率能发展出克己自律的品行;而这一切是向左还是向右的,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即亲子模式;
对于孩子而言,模仿对象则是被动的,因为生育是单向单项选择题,孩子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出生以后,更没有能力去左右父母的言行举止乃至品行道德。
人品是竞争中的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当下的教育模式愈加趋向“工业化”,称之为“盖模子”一点都不为过。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下,孩子们都“同高同大”。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
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
同等能力下,人品好的孩子,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因为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教养的深处,是健全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雪纳瑞提出,一个人能够真正变得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个“稳固且灵活的自我”。
什么意思呢?
一方面,有着不受外界评价影响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一个稳固的自我对于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是不会出现摇摆不定的状态的,更不会被外界的质疑和否认而影响自己。
另一个方面,又不会局限于自己的自我概念,能够灵活地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现和发展多面的自我,灵活的自我是稳固自我的补充,所谓灵活,就是你的自我概念不会僵化,或者停滞不前,会动的根据环境和场合的变化,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说稳固的自我是安全感充足,并且安全感的源泉来自于自我认可的内在动力,那么灵活自我,就是让散发出自身的能力,让他人感到安全、舒适。
一个完善的自我人格,应该同时拥有这两种自我品质。
这对姐弟中,尤其是姐姐,她并不需要外界的督促就能做到自律,她同样不会对外界的评价而沾沾自喜、又或者因为想获得外界的赞美而做作地做出这些行为。因为这份教养所带来的自律使她体验到舒适感,不需要外界的评价系统作支撑。
另一个方面,或许她在家里是个活泼好动的,但在此刻在这个车厢里,她散发出了安全感,所以弟弟愿意紧靠着她;她同样给其他的乘客带来了舒适感。因为她懂得根据场合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何培养有教育的孩子?--教养不能遗传,更不是逼出来的
有些父母自身道德品行良好,却培养不出有教养的孩子,这是为何?
因为教养是不能通过基因遗传的;
有些父母早早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严厉执行,同样培养不出有教育的孩子,这又是为何?
因为教育不是逼出来的,不是外在评价和约束所决定的,更不是屈服;
那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有教养的孩子?
化被动为主动的言传身教前文所述,生育是一件单向单项的选择题,孩子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谁,也没有能力去改变父母,并且,我们普遍地认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一件被动的事情。
这份环境、人物和认知的被动性,在培养孩子的教养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当有了孩子之后,我们需要先做到自我克制,自我教育,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即便改变的结果不如所愿,但是你努力的这个过程,孩子同样是在学习的,这份改变,强调的是过程,是对生活、对周遭环境、对伴侣、对亲人、对孩子的态度。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而对于一个尚在建立自我性格、人品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态度反过来决定孩子的人品。
规则的本质,是真实的生活体验给孩子建立规则是一码事,但如何让孩子遵守规则,则是另一码事。
当父母强迫孩子遵守规则的时候,这份“遵守”,其出发点是屈服和压抑,其动力源泉是外在评价系统。
建立规则,是让逻辑结果成为孩子的“天和地”,当孩子犯错越规,那么惩罚他理应是规则,而不是父母的怒火、藤条或者巴掌。
就好比,当我们驾车上马路行驶的时候,出了事故,惩罚我们的是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不是交警的意志。
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他最应该体验到的是饿肚子的感觉,这份饥饿带来不舒适感,就是他最好的惩罚,并不需要我们去强调:“再不吃你就饿肚子,再不吃就没东西给你吃,再不吃就饿到晚上、明天!”
当孩子在地铁里乱跑乱跳的时候,他最应该体验到的是地铁停下时的那份失重感,这份失去身体平衡、失去对身体掌控的不安感、威胁感,就是孩子最好的惩罚。而不是一边限制他的行动,一边怒吼“再不做好待会摔s你!”
当然,我们需要保护他们尽可能不受伤害,跟随在他的身边,让他在真正遭遇危险时,能及时辅助他。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体会到在遵守规则下的舒适,并形成自己的认知,发展成一份好的教养,并做到源自内在评价系统的自律克己。
育儿寄语
坚韧如他,强大如他,哪怕始终行走在黑暗的世界里,他的心,也是澄澈而干净的--《他来了,请闭眼》
教养,是父母能给的、也理应给孩子的最具价值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12.html